帳戶出租,牢房入主!律師解析幫助詐欺罪的法律風險+4步驟自保指南

帳戶出租,牢房入主!律師解析幫助詐欺罪的法律風險+4步驟自保指南

Apr 07, 2025

「我又沒騙人,只是借他帳戶而已,應該沒事吧?」

阿強最近在社群平台看到一則廣告:「帳戶短期租用,一次1000元,現領現付,保證合法」,他心想反正自己帳戶很久沒用,租出去賺個零花錢剛剛好。沒想到幾週後,他突然接到警察來電:「你的帳戶涉及詐騙資金流向,請配合調查。」

阿強傻眼:「我只是借個帳戶,又沒詐騙,怎麼會有罪?」

阿強的帳戶,被詐騙集團用來轉帳、提領、聯絡受害人,讓他一腳踏進了「幫助詐欺取財」的地獄門票。

根據《刑法》第30條:「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,為幫助犯。」
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:就算你沒直接去詐騙,只要有協助完成詐騙流程,都算是共犯!

常見構成情境如下:

  • 將自己名下的金融帳戶或提款卡交給他人使用
  • 提供手機門號,供詐騙集團聯絡被害人或轉接訊息
  • 將帳戶資料出租、販售、借用給陌生人

這些行為,若讓詐騙者得以隱匿身分、收取贓款、聯繫被害人,就足以構成幫助詐欺取財罪,被依法起訴,最重恐面臨刑責與民事賠償雙重風險!

「我不知道他是詐騙集團」

→ 但你有沒有盡到合理警覺義務?隨便把帳戶賣給網友,本身就不合理。

「我沒參與詐騙過程」

→ 沒錯,但你幫他完成提款或收款的關鍵一環,仍是法律上的幫助犯。

「我只拿了幾百塊」

→ 再少也是共犯,而且民事責任上要連帶賠償所有被害人損失,可不是你分到多少就賠多少!

提供人頭帳戶或門號的行為,除了會被認定為幫助犯,還可能因為屬於共同侵權行為人,被判賠全部詐騙損失金額。

  • 📌 少則數萬,多則百萬、千萬,會讓你「三千賣帳戶,三年背債」。
  • 📌 還可能違反《洗錢防制法》、《組織犯罪防制條例》,讓案件再升級!

✔ 普通詐欺罪、準詐欺罪等,若刑期判6個月以下,有機會易科罰金

✘ 電腦設備詐欺罪、加重詐欺罪則無法易科罰金

若能在偵查或審理過程主動和解,有機會減輕刑責,甚至獲得緩起訴或緩刑

若你是遭詐騙集團騙去帳戶或門號,請立刻採取以下步驟:

1️⃣ 立即停用帳戶/門號,通知銀行或電信業者凍結使用。
2️⃣ 詳細記錄被騙經過(時間、對話、金流)當作日後證據。
3️⃣ 前往警局報案備案,並保留報案三聯單。
4️⃣ 尋求律師協助辯護與自保,協助釐清角色、爭取無罪或免責。

📌 若能提出完整佐證,有機會被認定為受害人而非共犯!

在這個詐騙橫行的時代,帳戶與門號早已成為犯罪集團的基本工具。他們不需要你聰明,只需要你不夠警覺。別以為只賣帳戶、借門號沒事,從你交出去的那一刻起,就可能被警方鎖定、法院認定、被害人索賠。

証信法律事務所提醒您:

若您擔心自己曾經交出帳戶或門號、不確定是否會被追究責任,或已被列為嫌疑人,請立即與律師聯繫。我們可協助您釐清案件角色、整理佐證資料、主張法律立場,力爭最有利的結果。

📞 讓律師幫你守住自由、保護信用,不讓一時大意變一生遺憾!提供專業的詐欺案件法律服務,從報警前的證據準備、提告策略,到審理過程協助與談判技巧,讓你從頭到尾都不踩雷、不翻車,穩穩走上「討回公道」這條路。

>>> 立即開啟法律諮詢服務

如果你對詐欺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來看

撰文者

legalprofessional

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

聯繫我們

需要專業的免費法律諮詢嗎?
我們的律師團隊隨時為您服務!
立即與我們取得聯繫!
讓我們為您解答疑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