詐騙我就告!律師教你認清詐欺罪5大要件+提告流程不踩雷!

詐騙我就告!律師教你認清詐欺罪5大要件+提告流程不踩雷!

Mar 26, 2025

阿志最近在網路上認識一位自稱「比特幣天使投資人」的美女小莉。她不但長得像明星,還保證投資報酬率翻倍,簡直是人生導師兼女神。阿志心動不已,立刻匯了三十萬「試水溫」。沒想到錢一出帳,小莉就消失,連Line都封鎖了!

阿志氣到發抖,跑來律師事務所問:「律師,我是不是被詐騙了?我可以告她詐欺罪嗎?」

這篇就讓我們從法律觀點出發,帶你一步步搞懂詐騙行為是否構成詐欺罪、提告詐騙要注意哪些關鍵,以及如何蒐證不踩雷!

並非所有「被騙」的情況都能構成詐欺罪,根據《刑法》第339條,必須符合以下五個要件才有機會成立犯罪:

✅ 客觀要件(外在行為)

  • 實施詐術:例如謊稱保證獲利、虛構投資項目、冒充公務機關、誇張宣傳不存在的產品或服務。
  • 被害人因詐術陷於錯誤而處分財產:若不是這個詐術,你根本不會把錢交出去。
  • 造成財產損失且對方取得不法利益:金錢轉出、物品交付,且對方因此得利。

✅ 主觀要件(內心想法)

  • 有不法意圖:想騙你的財物來為自己或他人牟利。
  • 有故意心態:知道這樣做是違法的,還是硬幹。

📌 少了其中一項,提告詐騙罪都可能失敗。

詐欺罪不只一種,以下幫你整理:

類型相關法條說明
普通詐欺罪刑法第339條最常見,透過話術、假資料等誘導交付財物
收費設備詐欺刑法第339-1條拿假幣騙販賣機等設備
自動付款設備詐欺罪刑法第339-2條欠缺合法使用權限,用別人提款卡提錢
電腦設備詐欺刑法第339-3條透過木馬程式、假網站騙資料
加重詐欺罪刑法第339-4條冒用政府名義、多人共謀、用媒體騙人等
準詐欺罪刑法第341條利用弱勢者(例如兒童、精神障礙者)騙取財物

1️⃣ 有損失 ≠ 一定能告得成

法官會看的是「對方有沒有用詐術讓你產生錯誤並交出財產」,而不是單純你有損失。

2️⃣ 關鍵在證據

聊天紀錄、轉帳記錄、對方帳號資訊、假投資平台畫面都可能成為關鍵證據。

3️⃣ 不要拖延報案時間

詐欺罪有追訴期限制,早點報警並找律師協助,可大幅提高成功機率。

投資詐騙、假交友詐騙、網購詐騙等手法越來越多,受害者常在事後懊悔「我當初怎麼會信?」但法律不是靠感覺,而是靠證據與構成要件說話。

如果你懷疑自己遇到詐騙,請記住:

  • ✅ 有詐術+有損失+對方有獲利=才可能構成詐欺罪
  • ❌ 單純誤解、誇大宣傳、自己腦補…可能不成立詐欺

📌 建議及早諮詢律師,別讓錯失時機害自己討不回公道。

証信法律事務所專辦詐欺提告與防詐諮詢服務,從判斷案件可行性、協助報案到法庭攻防,全程陪伴您,不讓詐騙犯逍遙法外。

📞 有疑問?立即預約諮詢,讓律師幫你追回公道!

>>> 立即開啟法律諮詢服務

如果你對詐欺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來看

撰文者

legalprofessional

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

聯繫我們

需要專業的免費法律諮詢嗎?
我們的律師團隊隨時為您服務!
立即與我們取得聯繫!
讓我們為您解答疑惑~